月度归档:2008年10月

期待2018

前几天和水木清华的几个老虫子一起吃饭。除了一个还没老透的小美眉外,其他的几位都是骨灰级了。巧的是,这三位都是在98年毕了业,只不过分别是本科、硕士和博士。我呢,98年虽然还身在校园,也和一位朋友一起创了业。于是各走各路,和水木也渐行渐远了。

正好十年。98年确实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分水岭,那年写下篇《昨日情怀》缅怀自己的前一个十年,那个镀着梦幻般色彩的青春。谁知一语成谶,所有美好的情怀似乎都留在昨日了。

现在能回忆起最闪亮的一些时间段都是在十年以前的。比如初中最后一年,偶然机会上了一次晚自习(我们不住宿的本来是不用上晚自习的),从此喜欢上没人管的自由。天天去上晚自习,其实是天天去看武侠。然后和一帮住宿生混在一起,于是拿不到班上第一名。但有什么关系呢,我至今仍然怀念那时候晚上回家路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或豆腐花。

高考前的那个学期,每到周末都去电影院看电影,《老井》、《红高粱》、《霹雳舞》、《虎虎虎》。还有三毛、《围城》和《河殇》。别人为周记写什么而发愁,我却似乎有写不完的话题。那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《习惯》,我正看过河殇,憋着一肚子然也然也,于是乎大骂了一通中国人的习惯。是啊是啊,虽然幼稚冲动,但却率性自若,臧否自如。

当然还有95-97混在水木的日子,那是又一段无拘无束、快意江湖的时光,有美文,有梦呓,有灌水,有拍砖,有自杀,有戒网,有那许多昵称、签名档、说明档的变幻无常,映射出背后或悲或喜的故事。每个人免不了都是故事的主角或配角,然而在那个报告满天飞,网友大串联的时代,所有的忧伤都似乎在酒精里酿出另外一番风味。是的是的,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。即便有痛,我仍然是快乐的,因为我知道,那时候的我有爱的能力,有痛的感觉,有说的欲望,还有一个能喝酒的胃。

而98之后的这十年呢,虽然该来的一样也没少,然而回想起来,却没有什么值得笔墨书写的地方。除了坚持记录些女儿的点滴外,我已经懒得说话。生活一团乱麻,事业摇摆失措。朋友问我近况,总是答曰“混呗”。可是此混和彼混,大相径庭了。爱和痛还有吗,反正酒已经是很少喝了。

几个月前的某天看了陈奕迅、杨千嬅的《每当变幻时(Hooked On You)》,没来由感动了半天。也许是这片子本来叫做《阿妙的十年》,陈奕迅也唱过首《十年》,心里又想起了我这十年吧。也许是杨千嬅最后那释然的一笑正契合了我想要的一种感觉, 片子一开始时那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单词: MISS – 错过的就留在心底怀念吧。

下个十年会是怎样的呢?期待2018.

PS: 现在又能怎样?就在开心网寻寻开心呗。说来在开心网上和些老朋友,包括前面说的那位没老透的小美眉重遇,倒真是挺开心的,哈哈

广州一日游

今天广州一日游。

上午先去了陈家祠,很不错的地方, 应该是广东民间建筑艺术的代表,有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铁雕等等,把整个院落装演得生动璀璨。用似乎是说明里的话来说,尽展清代纤细繁缛的特点。想想现在还有人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和功夫去细细地雕琢这些吗?虽然有时候简约也有简约的美,但这种精巧细致却是感官刺激的另一端。里面还有其它一些展览,比如陶瓷、刺绣、雕刻等,里面有个木雕,雕了两个虾蟹笼和很多龙虾螃蟹,惟妙惟肖。

中午在伴溪酒家吃饭,有点贵,据jianzi说以前是大排档的价格,但他也很久没来了。吃的脆皮乳猪,海鲜球呢又是外面包着面炸的,所以吃得有点腻,但也吃得很饱。

然后逛了西关古玩街,在荔湾湖公园旁边绕了一圈,很幽静的地方。没有什么顾客,店主们自得其乐地擦拭着瓶瓶罐罐,或者清洗着家具。但我们在想,这些古玩有谁买呢?这也是个小众市场,不了解确实没有什么发言权。

转到到上下九路,突然间就变得热闹起来。和西关古玩街那里就是天壤之别。不过两边多是卖衣服的和卖些小吃的,对衣服来说我们自然不是消费人群,吃呢,有因为中饭吃得太饱,感觉没有食欲。吃了一碗一直听说过但没吃过的双皮奶,又是比较腻的。牛杂的味道还感觉不错。

到荔湾广场有个地下市场看看,居然有不少美容美甲店,一个个摊位逼仄,但却人满为患。女孩子们一排坐在凳子上,都伸着芊芊玉手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才发现自己真是太不了解现在的消费者心理,特别是女孩子的消费者心理了,呵呵…

突然间,前面人少起来,才发现两边已经从服装店改成了一些化学试剂、实验仪器的店,这些店也扎堆,居然一条街上都是这种店。

十三行,开始于清初,是中国最早的,也是当时唯一的官方特许海外贸易经营机构,后来毁于一场大火。

然后就到了珠江边上,有当时最高的地标性建筑爱群大厦,曾经辉煌现已坠落的南方大厦,有很气派的古粤海关,还有省港大罢工沙面惨案纪念碑。

沙面岛。中国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白天鹅宾馆就在沙面岛上,但为了不破坏沙面岛的交通,专门做了一个沿江的高架桥到白天鹅,但走在沙面的江边,也觉得这个高架桥有些煞风景。不过过了这段高架桥,来到一处支流交汇处,眼前顿时开阔。对面是天鹅潭,据说是有很多酒吧在那里。当时正值夕阳西落,江面上碎影粼粼,加上晚风轻轻吹过,感觉真是不错。沙面原来是租界,里面还有很多老房子,都是西方风格,几乎每间房子都有历史,曾经的美国领事馆、曾经的英国医院、曾经的印度人住宅、曾经的法国天主教堂等等。在天主教堂门口的海报上,贴着奥运的精神,大意是:奥运重在参与而不是拿牌,生命的意义不是在于辉煌而是在于其挣扎过程。心有所感。还有很多树、很多雕塑,出土的大炮,也是很幽静的所在。

在江边的大同酒家吃饭,以为15元一壶茶,却是15元一位,争了半天,少收了些钱。吃得倒还可以。

然后是珠江夜游,看看两岸的霓虹夜景,中山大学校门,二沙岛的音乐厅,吹吹风,聊聊天,也很是舒服。唯一美中不足,遇到个第一次解说的解说员,说得磕磕巴巴,真不知道是怎么上岗的。

基本是走了一天,真累。不过这也总算是“来过广州”了,否则在广州呆了这么久时间,就纯粹光出差了。

我是西方人

昨天傍晚,爸爸给笑笑打电话,说了没几句,笑笑就要跑。爸爸问干啥这么着急,爷爷说笑笑早上就想着要吃面条,正好给她做出来了,所以等不及要去吃了。笑笑就说:"我第一喜欢吃面条,第二喜欢吃面包",爸爸问,那第三第四是什么?笑笑说:"嗯,第三是饺子,第四是馄饨"。全是面食啊… 爸爸说:"你遗传你妈的,是个北方人啊…"。笑笑斩钉截铁的说:"不,我是西方人"。

淹没于回忆中

假期和一个水木清华的网友在深圳见了一面, 然后在开心网又碰上一些老网友,激起了对过往的回忆。这两天忍不住跑回水木清华,看看以前的信件、看看以前的聊天记录、看看精华区里的以前的文章,心情忽悲忽喜,每天都到凌晨3,4点才睡。

淹没于回忆中…

而大多数的记忆都只存在于精华区中了,有些已经理不出一个顺序来了,想想自己是否要用上twitter,饭否之类的,记录记录生活的轨迹呢?否则十几年之后,又会忘了现在的点点滴滴。